本文目录
加油站与高压线的安全距离对不同高压线有不同要求的:正常1万伏,不小于米;3.5万伏,不小于米;万伏,不小于米;万伏,不小于米。这是最低要求,距离远点最好。另外,高压线到加油站的储油罐、通气帽和加油机的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5倍杆高。
第十二条 设计和建设管道,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埋地石油管道与居民区的安全距离不得少于米,天然气、成品油管道与居民区的安全距离不得少于米;
(二)地面敷设或者架空敷设石油管道与居民区的安全距离不得少于米,天然气、成品油管道与居民区的安全距离不得少于米;
(三)埋设管道,在农田的,其覆土厚度不得低于1.5米;在山区的,其覆土厚度不得低于1.2米;在可以采砂河段的,其管顶距离河床不得少于7米。在海底敷设管道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GB石油天然气设计防火规范 并没有油气管道与加油站的间距要求
天然气一类的管道或液体油罐与二级加油站的安全距离为米。
加气站安全距离规范的标准为米。
加气站和加油站,离民居大于米以上,是安全距离。《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指出,加气站或加油站与铁路是米,与城市道路的快速路、主干路是米。
加气站站内设施与附近民用建筑距离国家标准是米。
与居民区、村镇、重要公共建筑物不应小于;通常建(构)筑物不应小于。依据:《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B-.
2.℃时饱和蒸气压力大于或等于0.
1,管径小于或等于D的埋地天然气凝液管道,应按现行国家准则《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B中的液态液化石油气管道确定强度设计系数。管道同地面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下列限定:1与居民区、村镇、重要公共建筑物不应小于;通常建(构)筑物不应小于。
、无油气回收系统距离为m;
2、有卸油油气回收系统距离为m;
3、有卸油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距离为m;
4、距柴油油罐、柴油加油机、柴油通气管管口的距离为m。
电焊
是指利用电能,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的焊接方法。用于电焊的加工设备叫电焊机。
加油站周围米不准有明火。
1.这个是从《石油和石油制品储存安全规范》中得出的。
规范明确规定,加油站周围米范围内不准有明火,包括火炬、器皿、明火式采暖器具等。
2.这个规定是为了防止明火引起易爆炸的油气蒸气,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除了米这个具体距离之外,加油站周围还应该禁止吸烟、使用明火等明显危险的行为,以确保加油站和周围的人们的安全。
本文目录
加油站职业卫生检查内容包括与职工人身健康和安全有关的所有项目。主要包括:
油气挥发防护检查、职工防静电工作服检查、加油机用电安全检查、加油站饮用水和食品安全检查、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预防措施是否到位检查,其他劳动保护措施落实与否的检查。
重点的检查:
(一)加油加气作业区
1.加油机、加气机是否违规设置在室内。
2.加气枪加气软管上是否设有拉断阀。
3.自助加油站是否设置了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加油机是否设置了释放静电装置和紧急停机开关。
4.加气机附近是否设有防撞柱(栏);加气机附近安装的可燃气体探测器是否完好、正常。
5.液化石油气加气机的液相管道上是否设置能自行关闭的事故切断阀或过流阀。
6.液化石油气加气机附近是否设置有紧急切断按钮或装置。
7.压缩天然气加气机安全限压装置是否正常。
(二)油罐区
1、检查油罐计量孔密封情况(盖内胶垫完好情况)。
2、检查油罐计量孔防静电导线完好情况。
3、检查油罐阻火器通气有效情况。
4、检查油罐快速卸油接头密封情况,即盖内胶垫完好情况。
5、检查接地体与地极连接螺栓有无松动。
6、检查输油管线阀门操作灵活,清洁无渗漏。
7、检查油罐入孔盖板内应无油或积水。
加油站的安全隐患:
①加油站属易燃易爆单位,火灾危险性大、发生火灾后损失大、扑救难度大、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在正常温度下,汽油能挥发出大量蒸气,遇明火或电火花容易发生燃烧爆炸。②加油站点多、线长、面广,经营成分复杂,既有集体又有个体,管理难度大,油站人员消防安全素质差。③加油站随着经营时间的增长,消防器材缺乏维修,电气线路老化,静电导除不良,设备容易出现跑冒滴漏,不安全因素增多,如果不及时消除,容易发生火灾。④加油站外来人员多,个别司机、乘客防火意识差,站内存在着抽烟现象,因此更容易引起火灾。
加油站的油量准确性较高因为加油站为了保证自身的合法性和信誉度,会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定期检测油量表和油枪。
同时,还有专门的监管部门对加油站进行日常检查和抽检,确保其油量检测工作的准确性。
此外,加油站也会定期更换油罐和油管,以避免油品受到污染而影响油量准确度。
除了加油站内部的检测措施,消费者在加油时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判断,以及注意加油站的信誉度来保证油量的准确性。
同时,实行非法加油行为也会对加油站诚信度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加油站油罐区的安全检查应定期进行。一般情况下,油罐区的安全检查周期为每年一次,以确保油罐的安全性和运行状态。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加油站也应根据油罐的使用频率、环境条件等因素,进行定期的巡检和维护,以确保油罐区的安全运营。
加油站经营者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查,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确保加油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管控层级:驾驶员驾驶车辆不当,车辆伤害三级。
2.发生碰撞:罐体渗漏,阻火器、静电拖地带等不规范,火灾三级。
3.其它爆炸运输车辆、罐体油罐车静电聚集出现火灾,三级。
4.突发火情不能及时使火灾等无法控制,四级。
一、竣工验收检查
建设项目是否经过消防验收合格。
二、消防安全管理检查
1.是否落实站区现场火源管理,是否存在加油加气区内吸烟、营业期间动用明火等违规现象,辅助服务区内是否存在新增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设在加油加气区内的站房内是否存在明火设备。
2.是否严格落实动火审批制度,因设备检修等情况必须动用明火时是否停止加油加气作业,并采取提前清理置换罐体、管道油气、清除可燃物等可靠安全措施。
3.是否在站区内设置了“严禁烟火”等醒目的消防安全标识,加油加气区与辅助服务区之间是否设有明显界线标识。
4.是否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卸油、加油(气)等作业。
5.是否在操作中落实防静电措施。
6.是否对现场开展防火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置“跑、冒、滴、漏”现象。
7.是否按要求定期对消防设施器材和防静电装置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固定消防设施是否按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
8.是否定期对防静电接地装置进行检测。
9.是否按要求委托有相应资质的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对防雷设施进行定期检测,查阅检测报告结论是否为合格。
.可燃气体浓度探测装置的报警阈值是否每年由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检定,并查阅检定证书。
.是否结合站内具体情况(针对储罐区、加油加气区、压缩机、站房等不同部位起火的情况)制定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建筑防火检查
(一)平面布局检查
1.站内的储罐、加油机和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工艺设施等部位,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是否存在变化。
2.站内各建筑和设施的状态是否改变。
3.加油加气作业区内是否存在违规设置住宿、餐饮、商场(不含经营食品、饮料、润滑油、汽车配件等小商品的便利店)和娱乐等设施的现象,辅助服务区内的服务设施是否与加油加气作业区保持足够防火间距。
4.是否存在超量储存的现象。
5.站区内是否违规采用沥青路面。
6.站内是否存在违规种植的油性植物,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内是否违规种植有树木和易造成可燃气体积聚的其他植物。
7.加油加气作业区内,是否有“明火地点”或“散发火花地点”。
(二)防火分隔检查
1.小型内燃发电机组的废气排出口是否安装有阻火器,排烟管口至各爆炸危险区域边界的水平距离是否符合以下规定:当排烟口高出地面4.5m以下时,不应小于5m;当排烟口高出地面4.5m及以上时,不应小于3m。
2.加油加气站内是否按规定采用明沟排水,围墙处设置的水封装置是否正常。
3.位于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操作井、排水井的防渗漏和防火花发生的措施是否到位。
4.站房与餐厅、汽车服务、锅炉房、厨房、员工宿舍、司机休息室等设施之间是否以无门窗洞口的实体防火墙分隔。
5.站内的锅护房、厨房等有明火设备的房间与工艺设备之间的距离符合防火间距的规定但≤m时,其朝向加油加气作业区的外墙是否为无门窗洞口的实体防火墙。
6.加油站内的工艺管道除必须露出地面的以外,是否均已埋地敷设。当采用管沟敷设时,管沟是否用中性沙子或细土填满、填实。
(三)电气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检查
1.检查站内罩棚、泵房、压缩机间、营业室等部位设置的事故照明是否正常。
2.爆炸危险区域内电器设备选型、电气线路敷设是否符合防爆要求。
3.储罐(瓶组)防雷防静电接地是否完好,接地点是否不少于2处。
4.埋地储罐与量油孔、通气管、放散管及阻火器、油罐车御油用的卸油软管、油气回收软管与两端快速接头等附件相互间的电气连接是否良好。
5.油品和液化石油气卸车场地,是否设置接地装置、跨接线及静电接地仪。
6.爆炸危险区域内的油、气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的金属线跨接是否保持完好。
7.当采用电缆沟敷设电缆时,加油加气作业区内的电缆沟内是否充沙填实,电缆是否违规与油品、气体管道以及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沟内。
三、消防设施器材检查
1.检查LPG、LNG加气站及合建站设置的固定消防给水系统。
2.检查加油站的灭火器材配备。
3.检查配置的灭火器型号是否与使用环境相符;检查灭火用沙子是否保持干燥,有无结块、冰冻现象。
4.检查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内设置有LPG设备、LNG设备的场所和设置有CNG设备(包括罐、瓶、泵、压缩机等)的房间内、罩棚下是否按要求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器,报警功能是否正常,配备的不间断电源是否正常。
四、重点部位检查
(一)加油加气作业区
1.加油机、加气机是否违规设置在室内。
2.加气枪加气软管上是否设有拉断阀。
3.自助加油站是否设置了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加油机是否设置了释放静电装置和紧急停机开关。
4.加气机附近是否设有防撞柱(栏);加气机附近安装的可燃气体探测器是否完好、正常。
5.液化石油气加气机的液相管道上是否设置能自行关闭的事故切断阀或过流阀。
6.液化石油气加气机附近是否设置有紧急切断按钮或装置。
7.压缩天然气加气机安全限压装置是否正常。
8.加油加气机内部电器选型和电气线路敷设是否符合防爆要求,防静电等电位连接和接地装置是否完好。
9.加油(气)软管是否存在软管老化、管内导静电铜丝断裂等情况。
.现场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站内紧急切断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二)油罐区
1.检查油罐通气管管口阻火器是否完好。
2.检查汽油罐与柴油罐是否分开设通气管,是否高出地面不小于4m,通气管公称直径是否大于mm。
3.当采用卸油油气回收系统和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时,汽油罐通气管口是否安装了机械呼吸阀。
4.检查油罐车卸油是否采用密闭卸油方式,密闭卸油管道的各操作接口处,是否设有快速接头及闷盖和明显标识。
5.油罐液位计的高液位报警及自动停止进油功能是否正常。
6.卸油时用的卸油连通软管、油气回收连通软管,是否采用导静电耐油软管或内附金属丝(网)的橡胶软管,软管有无老化、管内导致静电铜丝断裂等情况。
(三)站房内锅炉间
1.设置在站房内的锅炉间是否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隔墙与其他房间隔开。
2.燃煤锅炉烟囱出口是否高出屋顶2m及以上,是否采取防止火星外逸的有效措施。
3.采暖用燃气热水器是否设有排烟系统和熄火保护等安全装置。
1.油气回收加油枪具有安全保护功能,加油时要求枪管低于枪把手,以避免喷油伤人。枪管高于枪把手时,加油枪将自动开启保护功能,封闭加油枪。
2.带有密封胶盖的加油枪,在加油时,要将密封胶盖紧扣汽车油箱口;没有密封胶盖的加油枪,在加油时,应将加油枪管全部至于汽车油箱口内。
3.加油枪要轻拿轻放,严禁磕碰加油枪管。
4.加油结束后,要及时将加油胶管盘整到加油机泵岛上,防止被人员踩踏或被车辆碾压。严禁用力抻拉加油胶管。
5.当发现加油枪、加油胶管、拉断阀、油气分离器等部位出现渗漏现象时,必须立即停机。加油站应及时上报片区,联系专业人员维修。
加油站等级划分标准 :
加油站的等级是根据加油站的油罐容积和单罐容积来划分的,共分为三级。
一级加油站: ≤总容积≤ m3,单罐容积≤m3;
二级加油站: ≤总容积≤ m3,单罐容积≤ m3;
三级加油站: 总容积≤m3,柴油单罐容积≤ m3,汽油单罐容积≤ m3。
柴油罐容积可折半计入油罐总容积。
加油站是指为汽车和其它机动车辆服务的、零售汽油和机油的补充站,一般为添加燃料油、润滑油等。由于加油站所销售的石油商品具有易燃爆、易挥发、易渗漏、易集聚静电荷的特性,故加油站以“安全”为第一准则。
在加油站内严禁烟火,严禁从事可能产生火花性质的作业,严禁向汽车的汽化器及兼桶内加注汽油,所有车站进站加油时须先熄火,严禁一切危险品入站。
本文目录
加油站是易燃易爆场所,这样的场所内所有的电气设备设施都需要防爆,电气线路也不例外。为了防止电线破损短路打火引燃加油站内的汽柴油蒸汽,所有的电线都需要套管保护。
这个保护套管是金属的,材质为铁质,所有的管接头都需要做跨接处理,使之成为一个导电整体,这个保护套管在适当的位置与保护地线连接。加油站内的其他电气设备、开关等都必须采用防爆型产品。
油罐接合管的设置要求:
(1) 为了满足金属人孔盖接合和导出静电的要求,接合管应当 为金属材质。
(2) 为了不损伤装油部分的罐身,便于日常的检修与管理,避 免现场安装开孔可能出现的焊接不良和接管受力过大而发生断裂造 成的跑油渗油等事故,接合管应当设在油罐的顶部。
天然气管子不能用塑料管,燃气管道必须是用金属管材的,即使是PP-R管材的耐压强度足够,也不应该作为燃气输送管道,因为还要考虑一个静电的问题,这和加油站不允许用塑料壶去加油是一样的道理。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确有住户在气表出来到用气的燃具之间的连接管道是用某些非金属管材的,所以建议在确保非金属管材连接气源的安全的前提下,最好对终端的燃气设备进行可靠的接地线连接,以彻底保证安全
对于加油站双层复合管道的接地,有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需要确保管道的金属外壳与地面之间有良好的接触,可以通过埋设接地电极或接地网来实现。
其次,需要将接地电极或接地网与建筑物的主接地系统连接起来,以确保整个系统的接地连续性。此外,还应定期检查接地系统的接触性能,确保其有效性。
最后,需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加油站双层复合管道的接地符合要求,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