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小资料(链接中的资料更全)
一、全球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
二、我国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全国2/3的河流和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三、历年环境日主题
年:只有一个 地球
年:人类居住
年:水,生命的重要资源
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
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年:新的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年,提高环境意识
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
年:我们的地球、家园、居住地
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地球受到破坏,我们为了自己和其他人的将来幸福,该如何保护地球环境呢?以下是一些日常生活的绿色策略,建议您细细思量,逐步尝试实行!
一、善行由家里开始
1:打扫清洁家居,减少使用化学清洁剂或杀虫剂
2:用柠檬及炭等消除异味,代替化学空气清新剂
3:食具不大油腻时用暖水清洗,减少使用洗洁精
4:室内外多种植物可使周围阴凉,减少开风扇、冷气
5:时常留意保养电器 (特别是冷气机),减少耗电
6:选用效能好的电器用品 (参考消委会的介绍)
7:非必需的电器 (电动牙刷等)可以少买
8:若不是太热时,用电风扇代替冷气较省电
9:冰箱放在阴凉角落可省电,开门取物后尽快关上
:冰箱不贮存太多食物,这样省电又减少中毒危险
:使用日光灯及省电灯炮较省电,更可多利用天然光
:离开房间时关掉电灯和冷气机
:冷天多穿衣服,必要时才开暖炉
:储积一机的衣物才开洗衣机,既省水、省电又省工夫
:多用淋浴少用浴缸,可省下许多水
:多用快锅或闷烧锅煮食,既省燃料又省时间,更保存营养
:多用蒸、煮、炒的方法煮食,可节省燃料
:厨房里用餐布一样卫生,不必用大量的纸巾
:煮食时份量不必过多,以免浪费
:尽量用密封盒或瓶装食物,减少消耗保洁膜
:采买用可回收材质包装的商品,少买其他包装
:不买象牙筷子或其他稀有动物的产品
:药物及残余食物不要冲入厕所,应包好放垃圾箱
:选购白色卫生纸,可以减少颜料污染,用草纸更好
:用电动剃须刀,不用刀片剃,减少浪费金属资源
:多用自然物才料,少用塑胶及人造纤维
:必要时才采购,选购耐用又款式不会过时的一类
:采用这二手家俱,减少不必要的购买
:采用乳胶漆少用磁漆,因为水溶性油漆污染较少
:不要取电话簿,减少消耗纸张
二、适当饮食多福多寿
:尽可能喂母乳,必要时才用婴儿奶粉及婴儿食品
:多在家里进餐,少上馆子,可减少浪费及污染
:多自制饮料食品,有益健康又省钱,更保护环境
:食物添加物往往对人及环境都有害,避之则吉
:多吃蔬果少吃肉,个人健康有助利,地球更减少破坏
:快速及空运来的食品都耗用大量能源,污染环境
:高度加工的食品对人无益,更浪费资源兼污染
:即溶饮料及即食食品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吃燕窝、鱼翅、鲍鱼、穿山甲等野味,残害生灵又破坏自然生态
:尽量用散装茶叶,少泡茶包,节省资源,减少污染
:尽可能买有机蔬果,减少化肥及农药,害人害地球
:试试自己种植蔬果,既有益身心又有满足收获
:多选购本地及临近地区产品,减少运输能源及污染
:多光顾传统市场,可以减少过份包装及加工食品
:郊游及远足自备水壶,少买包装饮料
:高度浪费资源 (例如用发泡胶盒)的餐饮店少光顾
三、衣着顺应自然
:多选自然纤维 (棉、羊毛、麻等)衣物,少买人造纤维
:适量地添置衣物,买得太多会浪费资源
:建立个人衣着风格,不必为了流行多买时装
:多穿不用烫仍然得体的衣服,例如T恤,可以省电
:可把旧衣服改装翻新,既省钱又省资源
:多穿二手衣服,例如哥哥姊姊给弟妹
:干洗衣服耗用化学物质污染环境,可免则免
:不买皮革以免危害野生生物,养动物做皮革会浪费资源
四、行得其法减少污染
:多用公共交通工具,必要时才乘出租车
:尽量不买不用私家车,如要使用的话应妥为保养
:汽车采用不含铅汽油,用省油的方法开车
:可能的话多走楼梯,少乘电梯
五、把工作地点绿化
:有毒的文具 (例如麦克笔、修正液)尽量少用
:节省用纸,必要时才影印或电脑打印
:安排把废纸回收再生,交给回收商
:自动贩卖机浪费又污染,尽量自己冲制饮料
:自备简便茶杯餐具,减少免洗餐具等的使用
:如果大厦患了病,快投诉住户委员会要求改善
六、在学校推行生态教育
:多举办绿色展览、讲座、比赛、幻灯欣赏活动
:在校内及社区举行污染调查,设法控制
:争取小食部多售对环境及健康都有益的饮食
:必要时才影印笔记,减少耗用纸张
七、生活习惯拥护地球
:多做户外活动,少逛商场,少到空调室内运动场
:多做不会污染环境的运动,例如太极、气功、慢跑、健行
:自己设计玩具,既益智、省钱、又有满足感
:自制礼物或贺卡,既有心意、省钱、又省资源
:实行垃圾分类,送废纸、铝罐、铁罐、塑胶罐等拿去再生利用
:习惯每张纸写两面才丢掉,把旧信封再用
:多用再生纸及其他可循环再生的物质
:较稀有品种的宠物不要养,以免令它们加速绝种
:宠物罐头及粪便用沙既浪费资源又花钱,可以少买
:凡是用过即丢的物品都尽量少用,减少浪费污染
:尽量买可以回收的商品,减少浪费资源
:喷雾剂破坏臭氧层,尽量用其他代用品
:尽量多用尿布,少用婴儿纸尿片,减少垃圾
:尽量用蓄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少用普通电池
:旧电池放进垃圾资源回收,切勿丢在郊外、海里、街上
:习惯随身带手帕,少用纸巾,减少树木砍伐
:尽量用太阳能的用品,例如太阳能计算机
:商店购物拒绝不必要的塑胶袋,并把塑胶袋多次使用
:用盆栽代替切花作礼物,因为生产切花浪费又污染
:不抽烟,劝使他人不在人前吸烟,检举非法吸烟
:如果要装饰圣诞树,不买真树,珍惜林木
:把垃圾邮件退回,附上字句请以后勿再寄来
八、一起行动改变社会
:多买绿色书刊,多收听收看绿色电台电视节目
:要求各类图书馆多收藏绿色书刊及资料
:留意本区污染事件,随时投诉揭发
:多公开发表支持环境的意见,例如打电话给电台
:向污染的机构抗议,用罢买等方法施压
:支持及表扬有绿色环境倾向的公司、报刊、机构
:游说本区议员及向政府施压,改善地区环境
:投票支持有绿色倾向的议员,让他们代表自己办事
:积极加入绿色组织,多捐款及支持活动
:组织自己本区单位 (学校、社区、教会等)的绿色小组
这一科研成果,由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黄富强带领两家科研机构,历经7年攻关获得。其成功研发的新材料,由三维石墨烯管和黑色二氧化钛两种特殊材料混合而成,治污原理是“物理吸附+光化学催化降解”。
有害有机物是黑臭水体的“元凶”,治理黑臭水体关键是消除这些有机物。自然环境条件下,借助生态的自修复功能,水体中的有害有机物可以自行降解,但污染严重的黑臭水体自修复能力很弱,生态净化周期会比较长。新材料可帮助黑臭水体加快有毒有机物的降解速度,缩短水体净化时间,并重新开启生态环境的自修复净化能力。来源:新华网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环境污染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这是制约我国经济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应该在加强环境保护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税收与政府治理环境污染其它手段的比较
环境污染的外部性特征,决定了解决环境问题需要政府加强对环境的治理。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手段,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都有其适用的一面,然而,这些手段同税收相比较,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直接管制与税收。一般来讲,直接管制分为两种:一是明文规定企业的生产方法,或投入物必须符合某种最低标准,否则禁止运营;二是直接规定产出的最高数量,禁止超量生产。政府直接管制的最大弊端是缺乏弹性和效率,同税收手段相比较,这一缺点更加突出:通过对污染行为课税可以使行为主体在利润最大化的激励下,对治理污染的投入和少交税两者寻求平衡点,在二者没有达到平衡前,企业会主动地为研究治污新技术和购买设备加大投入;而在政府直接管制下,一旦企业达到了政府规定的最低排污量标准,他们就再也不会将注意力放在进一步减少污染上。并且政府制定标准在先,比较分析污染管制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在后,当各企业的成本函数差别很大时,政府直接管制的效率就很差。
2、排污收费与税收。政府对排污行为收费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一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办法。但是与税收手段相比,这一办法的规范性较差,征收过程中的强制性也不够。与其相反,税收的规范性、强制性更为明显,能很好的体现公平、效率原则。另外,税收手段是依托法律强制执行,具有独特的刚性,从而保证政策调节到位。对污染行为征税,可较好地体现效率原则,它通过税法制定规范统一的标准,减少随意行为对企业正常活动的干扰,以增强市场经济的效率。
3、污染权交易制度与税收。与税收手段相比较,污染权交易制度的缺点是:①适用范围小,有些污染的排放是须严格禁止的,不宜买卖污染权;②由于污染权可以买卖,可能形成污染权市场的垄断;③由于被使用的污染权数量低于可转让的污染权数量,因而可能出现资源错误配置现象。
4、政府补贴与税收。政府按单位减少的排污量给予补贴和对控制污染的设备费用进行补贴,目的是激励污染者减少排污量,或抵消治理污染的设备投资费用。补贴制度和税收手段相比存在的缺陷是:①无论是货币补贴还是间接补贴都会耗费大量的财政资金。而对污染行为征税则既可以实现一定的环境政策目标,又能为政府提供一定的财政收入;②财政补贴政策往往是事后鼓励措施(因为事先补贴缺乏补贴的依据),污染越严重的企业,越能得到更多的补贴,这在公平性方面是有问题的。对污染行为征税,纳税人纳税数额对少与其污染的数量和程度成正比,因而是一种较公平的手段而治污效果差;③财政补贴政策并不一定会减少社会排污总量,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只要获得的补贴收益大于治理污染的边际费用就会增加排污。
总之,税收手段同政府治理污染行为的其他手段相比较有其优点。但对环保来说,税收手段应与其他手段结合起来一同发挥作用。
二、我国现行有关环境保护税收制度的缺陷
上世纪年代末期以来,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我国制定了排污收费制度,加之税收法律法规中散见的一些环保条款,形成了我国环境保护的税收体系:如排污收费制度、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地产税等方面都体现了环境保护的要求。应当肯定的是,上述有关环保的税收措施为保护环境、遏制污染树立了鲜明的政策导向,在减轻或消除污染,加强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环境保护税收体系。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状况,相对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目前有关环保的税收措施所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缺少针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课征的专门性税种,即环境保护税。这一税种应当在环境保护税收制度中处于主体地位,它的缺位既限制了税收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的调整力度,也难以形成专门用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收入来源,弱化了税收的环境保护作用。
2、污染收费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对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偏低,而且在不同污染物之间收费标准不平衡;其次,按单因子收费,即在同一排污口含有两种以上的有害物质时,按含量最高的一种计算排污量,这种征收依据很不科学。
3、现行税制中为贯彻环境保护政策而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限于减税和免税,受益面比较窄,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而且显得力度不足。
4、消费税、资源税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不健全、税率过低、税档差距过小、征收范围狭窄,对环境保护的调控力度不够。
三、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完善现行税法体系
1、增值税。继续对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方式实行优惠照顾,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对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清洁能源、综合回收利用废弃物进行生产的企业,在增值税方面给予优惠;对在生产中严重损害环境的企业则加重课税力度。
2、消费税。消费税的税目设置应考虑环境保护因素。但现行消费税政策并没有充分考虑着一点,有很多对环境极易造成危害的商品并没有被列入消费税征税范围,比如电池、塑料包装袋等一次性、不可降解产品等。因此,应该在现有立法基础上,更多地考虑环境因素,充分发挥消费税在引导绿色消费、抑制对环境有害的消费方面的作用,逐步将一些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商品纳入征税范围,并根据商品对环境影响程度不同实行不同的税率。
3、关税。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我国许多地区以来料加工等名义从国外引进了不少废弃物,在取得微薄的加工费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随着发达国家对环境的重视程度的增加,外商将本国淘汰或即将淘汰的严重污染环境的产品和设备转移到我国,同时也造成污染的转移。因此,我国在进出口环节征收环境关税迫在眉睫。
4、所得税。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对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清洁能源进行生产的企业和综合回收利用废弃物进行生产的企业,在所得税方面给予优惠;鼓励对环保产品和技术的开发、转让,同时对环保企业给予所得税上的优惠等。在实行所得税加速折旧制度时,应允许对防治污染的设备和设施、无公害生产设备、特定基础材料、废弃物再生处理等设备加速折旧,以促进设备不断更新,求得更快更好的治污效果。
5、资源税。改革资源税,首先在税率方面,根据资源的稀缺性、人类的依存度、不可再生资源替代品开发的成本等因素,确定和调整资源税的税率,同时考虑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同影响,实行差别税率;其次,为了充分、永续地利用我国的资源,进而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应创造条件扩大我国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当前,最紧迫的是把水这一重要资源纳入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对在工业生产中直接抽取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进行征税。此外,在条件成熟时还应逐步把土地、森林、草原等重要的自然资源都纳入征收范围。
四、弥补现有税法的缺憾,颁布真正意义的环境税法
1、改排污收费为征收污染税。为使污染者的外部成本内在化、法律化,把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改为污染征税制度,会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第一,将收费改为征税,可使污染者认识到对其污染付费负有法律责任,从而提高污染者的环境保护意识;第二,征收污染税后,征收的执行管理工作统一到税务部门,防止政出多门,减少机构重叠和管理费用膨胀。
2、开征环境保护税。
(1)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环境保护税应本着“谁污染、谁纳税”的原则,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有污染或废弃物排放行为以及生产有污染产品的企业和个人,都要按照规定缴纳环境保护税。其课税对象包括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废弃物以及有污染行为的商品,对于课税对象可具体设计几个税目进行征收,将目前对环境污染严重的行业或行为作为征税对象,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氟利昂、汞,造纸厂、皮革制造厂排放的污水、热电厂排放的烟,镉电池的生产和农业生产喷洒的农药、家庭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等。
(2)税率。为贯彻公平和适当调节的税收原则,税率的设计应按产品附属污染物含量和浓度确定,对于浓度相同的污染物应按照排放数量来规定税率,对于浓度不同的污染物应按照浓度高低来确定税率,税率类型总体上应选择超额累进税率为主,体现税收差别。同时,为了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应建立退税机制,对于排污水平低于国家标准的按一定退税比率,给予退税。
(3)计税依据。环境保护税的计税依据可参照国际通行计税标准,按污染物排放的数量和浓度确定。
(4)征收管理。环境保护税应作为中央地方共享税,坚持中央统一领导,同时调动地方积极性的原则。在具体征管中,要由地方税务机关负责并在环保部门的配合下进行。
「参考文献」
[1] 陈少英:公司涉税法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 杨林、李延敏:从公共财政的视角看环境与经济的统筹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7)。
[3] 粱本凡:绿色税费与中国[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 周柯:生态环境法论[M].法律出版社。.
[5] 计金标:生态税收论[M].中国税务出版社。.
[6] 欣闻:税收优惠助推环保产业[N].中国财经报。--
[7] 李克艳:我国环境保护税收法律制度初探[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5)